春节的话题作文七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,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,让自己的心静下来,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。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话题作文7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今年的春节,我的父亲,母亲和爷爷在农村,奶奶一起过。
除夕以及晚上,我们可以一起吃团圆饭,一起放烟花,我把烟花“太空人”带到了一个乡下,“太空人”放起来五颜六色好漂亮呀!还有小荧光棒—喷射荧光棒,喷射的颜色也是五彩世界缤纷的很漂亮,“小型智能地雷”旋转着爆炸了,“响旋花”旋转着喷出进行绿色的光芒,好好看呀!我放完烟花和老爸、老妈总是一起看“春节联欢活动晚会”那个“打电话”节目很搞笑我很喜欢,还有一些魔术文化表演很精彩。
元旦早上,我吃水果和糖,出去过年。我们一起玩了很多游戏。
新的一年,我好开心啊!
扫尘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贴春联
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
贴窗花和倒贴“福”字
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——窗花。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,也集装饰性、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。
年画
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,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。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,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守岁
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,守岁之俗由来已久。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《风土志》: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为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为“别岁”;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称为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曰“守岁”。
爆竹
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。爆竹是中国特产,亦称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拜年新年的初一,人们都早早起来,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打扮得整整齐齐,出门去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恭祝来年大吉大利。
蒸年糕
年糕因为谐音“年高”,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,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。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、白年糕,象征着黄金、白银,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。
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,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,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。
在我们家乡,从腊月初八起差不多就开始过年了,人们都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年货了,大街上也多多少少摆起了卖春联、门神画的摊子。虽然还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年,但从人们的忙碌中,照样也透露出了一种浓浓的年味。
腊八过后,最重要的日子应数腊月二十三了,听大人们说,这天要祭灶神,还要烙祭灶烧饼。是那种很小的糖烧饼,小孩子们最爱吃。
接下来最重要的就到大年三十了,也就是除夕,街上就更热闹了。下午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,上坟祭拜祖先。到了晚上,就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了,那就是守岁,在这天晚上,除了很小的孩子,其他人都要熬夜到凌晨,到了十二点就陆陆续续出现了鞭炮声,印象中,奶奶这时也开始和面包饺子了。对于小孩子来说,还有一个重要的事——放炮仗,孩子们总爱拿些花花绿绿的炮来放,小孩子也不例外,他们甚至比有些年龄较大的孩子还喜欢放炮。
到了大年初一,就要去给长辈们拜年,领压岁钱。中午就要全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。初二到初四,大都是去亲戚家拜年。这期间小孩子总爱跟着大人一起去串亲戚,因为可以领到很多的压岁钱。
总之,家乡的春节虽与其它地方大致相同,但始终有一股家乡的浓浓的年味。
过年了,几只寒鸦栖息在外婆家的屋檐上。迎着朔风“哇哇哇”叫个不停,粉末似的小雪花在空中飘扬。屋柱上贴满了对联,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拉!
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桌子上外婆为我准备的糕点,突发奇想:我何不趁此机会向外婆学做呢?不如就做“面馒头”吧!这是一种家乡特有的糕点,我挺爱吃的,但从不知道如何做。“外婆,外婆!你教我做‘面馒头’好么?” “呵呵,我们家的小姑娘怎么想起做糕点拉!那——好吧。”我乐得合不拢嘴。
外婆将做“面馒头”的早米浸泡在水里,冬日的水冰得刺骨!我卷起袖子从缸中捞出米,妈妈说:“现在我们应该去磨米了!” “哦!好耶,好耶。”我拍着手高兴极了。妈妈和外婆把湿米在水磨上堆成一个小山头,随着磨盘转动,米粒便从一个小小的石洞里淌下去,细腻、棉白的粉便从上下磨盘之间的转缝里瀑布似地飘下来。
“做‘面馒头’拉!做‘面馒头’拉!”我跟在妈妈身后欢呼着。外婆笑着说:“先得发酵面粉才行。”我把粉倒在一个小缸里,用一块大被褥盖上。大概过了五六个钟头吧,我迫不及待地掀起被褥。只见粉都“胖”了起来,圆嘟嘟的,真好玩!“妈妈,外婆,下面该干什么了呢?”妈妈说:“下面就来做‘面馒头’的形拉!”我手忙脚乱地把粉一勺一勺盛入模子里。“完成啦!”妈妈搭着蒸笼放到蒸锅里,待笼顶冒起了热气,这就算做好了。接着,取出后,我又亲手为它们打上了一个个漂亮的小梅花印。
尝着自己做出的糕点,感觉好特别啊!那热烘烘的韧韧的软软的香香的`味道多美啊!
春节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。每当春节即将到来之际,广州的人们就会到花市逛一逛,挑选美丽的鲜花和精致的饰品,经庆祝新年的到来。 我们却相反,他们买东西,我们卖东西。
我们在东湖花市租下了一个花市摊位进行义卖,这次义卖所得的钱会捐给福利院的儿童和外来工的儿女。我们的店铺上面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“福”字。这是一个初中的哥哥亲手写的。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小公仔,有的是小朋喜欢的“愤怒的小鸟,”有“植物大战僵尸”中的僵尸,有会说话的锤子……
这些小公仔色彩鲜艳形态逼真,可漂亮了! 当有人来到我们的店铺时,我们很齐声说:“情暖福利院,爱心满花街!叔叔阿姨你们好!我们是小义工,支持一下我们,你们瞧!这个小饰物多漂亮,买回家去,新年嘛!买个东西回去庆祝一下!”即使客人不买我们也会说声“谢谢”!
今天,我和小清卖的钱最多,就连“G4”的记者也来采访了我们,我们把秘诀全告诉了他们,他们笑了。 虽然这几天气温很低,还不着蒙蒙细雨,但我的心却暖烘烘的。今年的春年特别有意义。
今年狗年春节的新鲜事就是全国都普降大雪。这是我出生以来见到的最大的一场雪,我和弟弟打雪仗,堆雪人,玩得不亦乐乎。但渐渐的就高兴不起来了,新闻不断地报道说不断降落的大雪已成雪灾:重灾区的房屋压塌了, 电线压断了, 水管冻裂了,很多地方停水停电,灾区的人民无家可归,饥寒交迫。铁路公路被积雪封冻,春运的脚步也被迫停止,车站里,广场上到处是滞留的人群,挨饿受冻,有家不能回。我的老家安徽也是重灾区,那几天我和弟弟都在企盼,大雪快快停止,好让我们回家狗年春节,也许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帝,二月六日天终于放晴,我们顺利地赶回了老家。
大雪无情人有情,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振灾捐助活动。我们家狗年春节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,妈妈宣布:每个人拿出一百元钱,捐给灾区,尽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,为灾区人民送去一点温暖,一份爱心。通过工商银行网站上的全国红十字会,我们汇出了四百元钱,虽然数目不大,但这是我们全家的一份心意,希望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。捐完后我们很开心,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好事。
今天是除夕,是中国最大的节日,也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。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我的除夕是怎么过的吧。
今年,我们在外公外婆家过除夕夜。到了外公外婆家,妈妈提议今年的团圆饭吃饺子。于是,我们就分工负责,准备了起来。包饺子有四个步骤:和面、擀皮、拌馅、包饺子。这次,我试了一下擀皮,因为我看到外婆很快就能擀出一张又平又圆的皮,以为很容易。可我一上手,就和我想得完全不一样。每一次我擀的皮总是厚薄不均,奇形怪状。这时,我才正真体会到,原来做事这么不容易啊!
吃过团员饭,我们回到家,看起了春晚。今年,我们换了一个大电视,图像和颜色比起旧电视好了很多,我看得可带劲了。其中,我最喜欢小品《真假老师》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人民真正需要的不是钱,而是关爱和陪伴。在这个除夕夜,我能和爸爸、妈妈陪在一起,真是幸福啊!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已经到了零点,新年的钟声敲响了,我默默祝愿国泰民安,生活幸福。
文档为doc格式